我不知道一块月饼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意味着什么,可是对生活在小镇上的自己来说,却很珍贵。吃着它,能让我暂时忘记生活的单调乏味,能让我在那个特殊的夜晚去思考人生。若干年过去了,那令人发腻的甜味,依然那么的让我回味。
为了买月饼,父亲跑了好几条街
月饼象征团圆,所以每年家里都会准备月饼。有一年,我外出读书,父亲送我到学校的那天刚好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但是父亲就要回老家工作了。乘着离学校开学还有几天的功夫,父亲带我逛了逛我从来都没来过的大城市—上海。这里的东西精致可爱,许多都是我没有见到过的。父亲随便找了一间附近便宜旅馆先住了下来,然后带上我到周边小街逛着。那天下着小雨,天气很热,寻了好几条街,一直没有找到卖传统月饼的店,可能这里不流行吃这甜腻腻的东西。可父亲一直不放弃,终于在一个小弄堂里找到了卖月饼的小店,这里的月饼表皮油光,个头也大,看上去足有手掌那么大。看着,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就在父亲准备掏钱时,我仔细一看,一个月饼的标价竟要15元。对于当时的父亲来说,这是挺昂贵的东西。父亲刚为我交了几千元的学费,又给我留下几百元的生活费,他身上已没有什么钱了,可他还是从自己回家的路费中拿出皱巴巴的零钱递给店员,买了一只小心地递给我。父亲叮嘱我说,不管在外面多辛苦,中秋节都不能不吃月饼。吃着它,就像父母在你身边一样,一家人永远都不分开。如今,父亲早已退休,近70岁的他还日夜照料着80多岁的奶奶,因为睡眠不足,眼睛总是红肿着,看不清东西,再也不是那个跑前跑后为我张罗的利索老人了。
自己打的月饼,有妈妈的味道
有首歌唱: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月饼,当然是自己打的才好吃,因为有亲情的味道。小时候,生活在北方。每到中秋,父母单位都会发几筒月饼,种类也特别简单,皮薄馅大的豆沙月饼和五仁月饼。。不知为何,现在再想吃到这样的月饼,已经不多了。那时,母亲单位发的月饼只有几个,对于平时就缺油水的我们来说,根本不够吃。她就从市场上买来豆沙蒸熟,再用擀面槌擀碎,买来打月饼用的模具,将之前已和好的油面放在模具里,中间加上豆沙馅,模具一夹再放在大锅上去蒸就可以了。虽然最后成型的样子没有买来的油光漂亮,但是味道更美。八月十五的晚上,如果风清月明,母亲就会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撑起一张圆桌,放上自家产的马奶葡萄,和自己做的月饼,月饼当然是会被切成好多小块,这样不至于吃得太快。那时,谁家里有好吃的,总会惹得一条街的小孩子们聚在一起,孩子兴奋地打闹着,没一刻安静,大人们也受到气氛的感染,开心地扯着闲话,仿佛一年的烦恼都没有了。自从母亲退休后,家里条件也越来越好了,再也不用自己动手做月饼了,她也开始喜欢上了身体锻炼。可是,前不久母亲忽然住院,我连夜赶回家乡,看到那个倒在病床上虚弱的母亲,才发觉她真得老了,眼窝深陷,脸色腊黄。看着她,让我痛恨岁月残忍,她再也不是那个能为我做五仁月饼的健康母亲了,我也发誓不再随口让母亲帮我做这做那了,。陪她的床边,我说着小时候过中秋的趣事,母亲笑了,似乎岁月又回到了那个简单而快乐的日子。似乎时光也和家乡那油光的月饼一并存入到我的记忆深入,不肯轻易离开一样。
今年的中秋,我早早就给家乡的父母寄去了他们喜欢的五仁月饼,那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的老式月饼。因为,我记住父亲曾经说过的,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那样日子才会过得越来越甜蜜。
公路开发 许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