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7日,萧山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4周年暨“萧然”妇女素质大提升行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会上表彰了五个“十佳”先进。杭州市妇联主席魏颖、区领导李金达、黄晓燕、吴关林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人员颁奖。集团下属公路开发公司新街站站长徐燕荣获区“十佳和美婆媳”称号;坎山站站长黄益红荣获区“十佳敬业女性”称号。
黄益红—
黄益红,女,38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杭州萧山公路开发有限公司萧山机场互通收费站站长。自2001 年进入公司以来,她热爱岗位,踏实勤勉,任劳任怨,注重学习,甘于奉献,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良好工作作风和优异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其本人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区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她带领的团队还为公司和社会培养了众多人才。黄益红一步一步走来,她用自身的行为为我们展现了巾帼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员工心中名副其实的带头者和领头羊。
创新管理,追求实效
在大家的眼里,收费站的工作模式既简单又枯燥,管理模式也是相对比较固定,但是在黄益红的心中并不是这样想的,她认为在工作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才能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员工的各方面素质,让员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作为一名女站长,她追求细节完美,不断创新,在工作中不断推出新举措。2011年,她推出“细节管理年”活动,制定收费站现场岗位工作流程和岗位说明书,在工作中狠抓细节,在收费站点设置细节曝光台,并且每月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分析存在的细节问题。自推行细节管理后,收费员业务差错明显减少,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2012年,她将其定义为“作风整顿年”,整顿站点的不良作风。2013年,她更是在站点创新型的推行“特色班组”建设和“标杆管理”活动,在“特色班组”建设中,她采取“公司搭台,班组唱戏”的模式,让各收费班组通过找特色、树特色、唱特色,来开展班组活动,不断提升了班组的工作氛围和凝聚力,更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氛围,站点服务水平越来越好。而通过“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的标杆管理活动,让员工在工作中学有榜样干有方向,逐步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她的带领下,所在站点不管是收费增效还是其它工作,都走在了公司其她站点的前列,成为了公司管理的标杆。
真诚服务,追求完美
萧山机场(互通)收费站是沪杭甬高速连接“省门第一路”机场公路的重要通道,每天进出的车辆达到了6000余辆,面对巨大的车流量,如何确保优质文明服务,而不产生一起有责投诉事件,这将是严峻的一个现实问题。在黄益红的心中,她认为文明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高标准的文明服务,才能让广大司乘人员感到舒心和温馨,所以萧山机场互通收费站的收费服务,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2012年,她要求员工在服务中推出微笑点头服务,得到了司乘人员的一致好评。2013年更是在微笑点头服务的基础上,全力推行了《收费标准化手册》,对员工从“收费形象,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投诉处理”等十一个方面进行规范统一,该手册推行后,站点的服务水平有了大规模的提升,在司乘人员的民意调查中可以看出,司乘人员对萧山机场互通收费站的服务满意度为100%。
“服务就是品牌,服务就是效益,不要等着去服务,而要走出去服务,把服务延伸到收费站之外,才是真正的优质服务,而且服务好了就能促进收费效益的增长”。她积极联系路政、交警等部门完善了道路沿线的所有路牌、标识,既方便了司乘人员,又增加收费额;她主动联系“浙江交通之声”,19楼、车友会等媒体宣传机场公路是杭甬高速公路车辆进出杭州市区、景区最为便捷、舒畅的公路之一,还向高速交警要求将萧山机场互通收费站列入高速公路车辆分流站点。
黄益红始终行在文明服务的最前面,所推行的这些举措起到了实效,开征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有责投诉,在司机的意见征询中很多都填着“十分满意,下次还从你们这里过”, 萧山机场互通收费站在司乘人员的心中一直是通往市区的最快通道。在文明服务不断提升的同时,收费效益也实现了连续增长,连续几年都位居公司前列。同时,萧山机场互通收费站也先后被评为杭州市级“五星级文明收费站”、市“青年文明号”、市交通运输系统“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区“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称号。
忠孝两全,追求无愧
自2009年,公司开展“忠孝文化”建设以来,黄益红能带头践行,做到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在单位忠诚企业。作为一名女站长虽然平时工作很忙,只要不值班回家后,她都会为长辈承担家务,每年都会抽出时间陪着老人一起出去旅游,她平时在和员工谈心的时候总会说,“孝顺父母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如果这点都做不到,谈何良心呢?父母对我们其实没有什么大的要求,只要我们平时能够都顺着她们一点也就够了”。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正是在她的影响下,站点有多位员工被评为公司的“忠孝感动人物”,员工的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和睦。
在工作中,她严于律己、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她每年放弃休息时间都达到70多天,一直是公司干部奉献天数最多的人。遇到恶劣天气、突发情况,她始终坚守在收费第一线。2008年大雪,她强忍身体的不适,连续三天三夜在收费现场除雪、撒盐、指挥车辆,抗雪结束后她因为过度劳累导致尿血;每次恶劣天气,如抗洪、抗台等都能够在现场看到她弱小的身影。每次高速分流,车辆增加时,她都主动留在现场疏导车辆,为司乘人员指路,直到分流结束为止。她不仅对工作要求高,在学习上也不甘落后,她认真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活动,每次学习结束都会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了自己有更大的提高,她还自己出钱参加更高层次的业余学习,也正是因为在她的带动下,站点越来越多的员工报名参加业余深造,站点员工的学历水平逐步提高,站点考试上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员工居公司第一位。她还带头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运动会、春晚会上都有出色的表现,站点所参演的节目也多次得到荣誉。她不仅带头践行“忠孝”,还积极开展活动,推动员工实践“忠孝”,如到员工家中走访,请员工家长座谈,为长辈做一件实事,制作《忠孝相册》,学习《不抱怨员工》、《弟子规》、《国学》,让员工填写《忠孝亲情帐本》,践行“新24孝”行动标准等,通过这些活动,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得到全面提高。公司核心价值观“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在站内蔚然成风。
“用心做事,心想事成。”黄益红一直用这样一句话来激励自己,虽然是平凡的岗位,但因为她执着的追求而显得光彩耀人,她用自身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巾帼的独特魅力。
徐燕—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关系,是几乎所有女人都想要打理好的,那就是婆媳关系。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却又是那么的难,然而这里有这样一对婆媳,她们关系比母亲还亲,她们就是萧山公路开发公司的员工徐燕和她的婆婆方伏珍。
15年前,徐燕经单位同事介绍认识了方伏珍的儿子,开始的时候,因为徐燕是农村户口,所以婆婆心里有个疙瘩,这也难怪,婆婆的前半生很辛苦,很坎坷,17岁下乡到农村,20岁在农村结婚,可以说一个地道的城厢镇娇小独生女嫁到农村里吃了很多的苦,后来好不容易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才把儿子户口迁到城厢镇,之后老伴就开始生病,生了3年的病,还经常住院,花了很多的精力和财力,45岁时老伴又离他而去,家里所有的重担可以说都压到了婆婆身上,所以婆婆一听说农村,心里有点犯嘀咕,不是很称心,于是在结婚后对媳妇也不是很热情。然而徐燕也没有因此记恨在心,而是觉得更应该做好媳妇的本分,体谅婆婆。同时也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婆婆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因此,自己唯一的老母亲要她一个人照顾,在老外婆生病住院期间,都是徐燕帮助细心照料,自己单位还要上夜班,夜班回来,为了减轻婆婆的压力,没有休息马上到医院陪护,直到老外婆最后走的时候,也都是媳妇里里外外一个人料理后事,医院、社区、社保、殡仪馆安排得停停妥妥,当时,婆婆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说:“我们不知道哪世修来的福气,谢谢你。”媳妇没有说什么,只是简单地说:“没什么,应该的,您的事就是我的事。”
同样,婆婆也做着感动的事情,媳妇因为在收费站上班,是日夜轮回上班的,于是经常在媳妇上班的日子,把孙女带在自己身边照看,为了让媳妇能更好地工作,经常在半夜醒来的时候偷偷摸摸把孙女抱走。还有让我们外人感动的是,婆婆竟然会住在媳妇娘家管小孩,这是我们萧山风俗很少见到的,那是2001年,媳妇的父亲被查出癌症晚期在人民医院住院,刚好又恰逢媳妇怀孕待产期间,婆婆为了减轻媳妇的操劳,每天起早贪黑买菜、烧饭、送饭,然而在孙女出生三个月的时候,亲家公突然间离开了人世,在面对媳妇产假到期要上班,亲家母因为亲家公刚刚去世身体不是很好,媳妇又很想留在母亲身边照顾,给母亲做个伴,而且媳妇工作单位又在娘家附近,最好的办法就是婆婆住在娘家比较方便,但是哪有婆婆住媳妇娘家的风俗,婆婆看到这些问题,毅然决定打破这个常规,住进了亲家母家里,既照顾孙女,又照顾亲家母,媳妇为婆婆的这个举动感动得留下了眼泪,心里暗暗发誓,今生一定要报恩婆婆。她们两个就是相互感恩,相互尊重,15年没有红过一次脸,她们之间有的只是亲情,比母女还深的感情。平时只要婆婆有一点小毛小病,都是媳妇陪在身边,配药陪护一样都不落下,特别是婆婆有高血压,于是每到半个月,她就会自觉地帮助婆婆配好高血压的药,为了控制婆婆的血压,还特地买了血压器,每周给婆婆量一下。还有值得婆婆在自己老姐妹中骄傲的是,媳妇不仅关心她的身体,还关注她的各种爱好,只要对身体有益的都很支持,比如婆婆特别喜欢旅游,于是每年她都会带婆婆一道出去旅游。婆婆晚饭后一定要跟几个老姐妹去公园走路,她就包揽了饭后所有的家务,洗碗、搞卫生一切都弄得稳稳当当。
在家里,媳妇徐燕除了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是家里的和事佬,因为丈夫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都是奶奶一个人在管着,有点惯坏了,脾气有点冲,跟母亲因为接触不多,所以经常是碰见就相互抱怨,经常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要争执,这时媳妇就夹在两个人中间,做好双方工作,调侃性地打些比方,开些玩笑,缓和家庭气氛,促进家庭和睦。这么多年了,她一直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丈夫的脾气也因此好了很多,逢人就说,“我家现在这个样,多亏我的老婆。”
在家里是和事佬,在单位更是一位调解员,自从公司推行忠孝文化之后,她把站点女员工的婆媳关系放到了首要位置,因为站点女员工较多,占85%以上,她想只有把后院搞定,才能让员工安心工作,所以她提出了亲情工资的大胆设想,跟领导交流探讨,凡是媳妇的一定要给婆婆办张卡,每月给婆婆200元工资,还每年召开婆媳座谈会,感恩家人汇报会等,每季度都会设定忠孝主题,然后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比如家访交流,给父母公婆做一件实事,为了更进一步提倡忠孝文化,教育自己的员工要孝敬长辈,要多站在长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推行了每日一孝的活动,就是要实际行动践行24孝内容,每天为家人做点实事,不要让老人为子女付出的太多,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坚持开展,有好几位本来婆媳不是很默契的员工,关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婆婆们也因此写信来向站点表示感谢。
一个人要想工作上有所成就,家人的支持很重要的,自从徐燕2009年当上站长以后,婆婆为了让媳妇能更安心地工作,非常支持媳妇工作,只要站点活动她都支持,不管是生活起居,每天都是烧好晚饭等着她们来吃饭,还是各项站点活动开展需要她参加的,她都没有二话,你去问她婆婆的时候,“您为什么这么支持您媳妇的工作?”她会很自豪地说一句非常朴实的话:“我媳妇是单位领导,所以她的任何工作,我都要支持,如果我都不支持,她的员工还会听她的话吗?”
是啊,要想婆媳关系处理好,是要相互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小辈对老一辈的尊重和理解。她们婆媳两个就是这样在相互尊重中,得到相互的理解,相互的支持,唱好了一台“好婆媳”的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