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说孝道》上有这么一首劝孝偈,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懊恨世人不识。不是金彩装成,亦非栴檀雕刻。即今现在父母,就是释迦弥陀。若能诚敬事他,何须别求功德。不因父母所生, 且道你身何得。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回想起来,其实就是一部父母无私付出、关爱无处不在的温馨史。我记得小时候,老家还是集体化的年代,家中很是清苦,父亲要整天赶工分,于是全靠母亲想办法操持生活。那时候没什么吃的,母亲就从生产队剥剩下的玉米棒子中找到一些没有剥干净的玉米粒,然后积少成多,做成爆米花给我们当零食吃,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感觉最好吃的爆米花了。
以前在家跟母亲闲聊,有一个话题总是反复进行,就是母亲会经常念叨我小时候的各种趣事,特别会说我那时特别的乖,由于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经常是我一个人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却从来不哭不闹,6岁的时候还自己学会烧大灶饭,言语之间非常自豪,有时外人在场也不管,连我儿子有幸也被“教育”了很多次。我提醒她,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她却丝毫不为所动,后来也由着她说去了。由于工作原因,回家次数少了,只能打电话跟母亲聊聊,在电话里听见母亲的声音,觉得能够让自己的心很安宁。电话里,母亲依旧不断重复着我小时候的事情,这时听见的感觉却觉得非常心酸,想想自己也是两个小孩子的父亲了,应该懂得父母亲内心的需要,但其实做得还是太少了。每次回家看见他们的样子,总是震撼于岁月风霜无情侵蚀留下的痕迹,让我愧疚日益加深。现在觉得,能够聆听到自己父母的唠叨也是莫大的幸福啊!只是我们在唠叨中忽视了太多他们的情感需要。所以,有时我也会主动打电话给母亲,跟她聊聊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而母亲,也会在我那些陈年的懵懂跌撞之事中开心的笑了。
在那些贫穷的年代,父母用他们的爱,呵护着我们的健康成长。后来自己长大读书,毕业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抚育下一代,父母从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不帮助我们。从内心来说,父母是我心中最大的牵挂,这辈子,他们吃了很多苦,年纪大了,还要继续为我操劳。在他们眼中,为我多付出一点比我为他们做一点要开心幸福得多。看着他们而今身体日渐衰老,还不能享受安逸的生活,非常感到愧疚。
所以,善待自己的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良心,这是一种让自己心灵平静、让人生不再遗憾的最好方式。寻遍千山名刹,拜完万尊古佛,却不知自己生命中最尽心尽责的爱之佛就在身边,从未走远。给他们一份持久的温情付出,就像当初他们牵着我们的手一样,用自己最虔诚的行动来为父母祈福,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永远相伴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