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有很多,危机管理只是其中一条,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危机出现的时候往往是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就像一个人独自站在万丈悬崖之上,前有猛兽后无退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怎一个苦字了得。然而有句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危机并不总是危机,也可能是一个转机。《企业危机管理》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应对危机,但这就够了吗?不。我们必须站得更高一些,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化危机于无形”只不过是修仙的高级境界,“化危机为转机”才是修仙的大乘境界,也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信心等于成功的一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实世界过于严苛,近几年来玄幻小说在网络上十分流行,其中以各种修真小说为最。不管是修仙、修魔还是修佛,在修成正果以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劫”。所谓“渡劫”,不正是化危机为转机的完美诠释?“劫”本是灾难,正如企业所遭遇的危机。处理得好,危机变转机,一下子鱼跃龙门;处理不好,危机变死局,不止企业遭殃,人也跟着倒霉。所以在危机面前,我们首先要有信心,要相信危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要相信我们有能力把危机变成转机。当我们惧怕我们的敌人时,我们的敌人就会本能地感知到我们的恐惧,从而变本加厉。而当我们的敌人惧怕我们时,我们也能感知到这一点,从而更添杀敌制胜的勇气。
危机也可能变为转机
现如今可能已很少有人记得2005年高露洁的一次公关危机。2005年4月中旬,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了英国《旗帜晚报》的一篇报道,称包括高露洁在内的数十种超市商品含有三氯生,与自来水中的氯产生化学反应后可能会致癌。“致癌”这个词对一个品牌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当时新浪网上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超过9成的人表示不会再购买高露洁牙膏。可将近10年过去,看看我们身边超市的货架上,高露洁消失了吗?不,相反,深深刻在人们脑海中的仍然是它那经典的广告语:“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如果说上面这个例子仅仅是一次漂亮的危机处理,那么新东方的危机公关可以说正是“化危机为转机”的典型。作为国内培训教育界最知名的品牌之一,新东方的发展历史上也遭遇过数次危机。1999年,北约轰炸了中国使馆。作为人才输出中介,新东方遭到了一群爱国人士的口诛笔伐,为此,新东方发表了一篇名为《新东方校长联席会议致新东方全体学员的信》的文章,文章中连用三段“落后就要挨打!”的排比,成功转移了矛头,并且加倍激起了中国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热情。新东方不但没有因危机而一蹶不振,反而愈发扩大了其规模和影响力。
不能消灭就努力征服
危机就像死亡,它无处不在,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何时它就会降临到你头上。但幸运的是,你不能征服死亡,却完全有可能征服危机。要把一个敌人变成你的朋友你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念和勇气,更需要的是将理想付诸现实的行动力。这种行动力绝不是那种听了一场演讲后就立刻辞职创业的盲目冲动,它必须是坚毅的、冷静的、持久的,以洞察一切的智慧为向导,以岁月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即使在绝境中也不放弃,努力寻找那一点翻盘的可能。
抓住机遇才能绝处逢生
危机是可怕的,但比危机更可怕的是随遇而安的怠惰,比怠惰更可怕的是鼠目寸光的狭隘。就像组成它的两个汉字所揭示的那样,危机不仅代表着“危险”,同时也暗含着“机遇”。机遇是什么?机遇是愚者眼中的天堑,是智者眼中的虹桥;机遇是一些人失之交臂的未来,是另一些人平步青云的浮阶;机遇是软弱者望天兴叹的恩赐,是坚韧者掘地三尺的珍宝。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作为年轻人,我们不惧怕危机;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我们不仅不能惧怕危机,更应当欢迎危机。因为每一次危机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每一次危机都是对我们的一次历练,每一次危机都是一贴使我们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正如命运从不怜悯那些只会长嗟短叹的失败者。所以从今天起做个有准备的人吧!这样当风暴来临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将它变为乘风破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