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危机”一般是由客观或主观因素,甚至是一些不可抗拒力引起的突发事件。那么,对于企业来讲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等的变化,以及企业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影响,都有可能成为引发企业危机的导火线。一旦危机爆发,企业如果不及时加以应对,那么负面影响将会迅速蔓延,接踵而来,最终企业发展将会成为泡影。所以,企业危机的管理和应对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课。在集团第二期研修班第二次课程中,我有幸的参加了林景新教授的《公共关系管理实务之企业危机管理》一课的学习培训。在林教授幽默的话语和生动的案例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提高在面对危机事件中的处理能力的相关知识。
一、防微杜渐、培养危机意识
在和平时期,我们往往缺乏的就是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我们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不多。个人是这样,企业也是如此。所以往往当一些突发事件来临时,自乱阵脚的现象比比皆是。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只有在平时懂得防微杜渐,建立起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才有可能将危机的影响降到最小。危机预防是企业的一道防线,防大于治。在平时,虽然没有危机,但是我们需要时时刻刻睁大眼睛,去关注一些薄弱环节,提高自己的危机敏感度,看到一些苗头就把它遏制在摇篮里。就如我们平时经常开展的安全演练、消防演练、台风应急预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看到了我们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危机,来提前做出准备和应对,以备不时之需,还能够不断的培养我们的危机意识。
二、临危不惧、沉着应对
遇到危机时,需要我们临危不惧,冷静、沉着的面对突发事件,并且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在课程中,林教授告诉我们:如果出现人员伤亡必须在2小时之内做出处理,无人员伤亡必须要在24小时之内反应。遇到问题要快速反应,不拖延时间,但是我们也一定要遵循“速讲事实慎讲原因”的原则。事件的原因未调查清楚之前,不能盲目乱说,一定要经得住推敲。面对公众,危机处理者一定要讲究一个“诚”字,不欺骗,不逃避,讲事实,才是正确处理问题之道。真诚的态度会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更加会获得信任,只有这样公众才会相信你能够及时的解决好问题。
三、加强沟通、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
如今,媒体行业的强大和发达是我们都清楚明白的。在危机事件中,媒体往往承担着披露者的角色。但是媒体的披露可能会是危机的促进者,也有可能是危机解的协助者。那么如何与媒体良好沟通,让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是我们处理危机事件的重中之重。我们现在大多时候是通过媒体来了解一些外部事件,媒体的报道对于我们认识危机事件有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在危机爆发时,我们对待媒体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发布报道的方向。如果我们选择遮掩事实、封闭消息,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媒体就会像扩音器一样,大肆宣传我们的不良行为,放大事件的影响,最终导致我们处理危机失败。如果我们诚恳热情,懂得在镜头前面“装”,那相信在媒体的镜头下,将会看到我们对待危机事件积极努力的解决态度,在第一时间内传递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消除误解,挽回形象。
在课程中,林教授给我们举出了众多危机事件处理的案例,例如:江苏启东群体事件、广东增城群体事件、上海教师公寓火灾事件等等,这些例子都向我们说明了,对待危机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了危机事件结果的大大不同。在企业中,发生危机事件也许不可避免,一件关键事情的失败,也许导致最终零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多一份危机意识,多学会一些应对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在面临危机之时,才会将危机的危害减到最低程度,化解危机,甚至转危为机,实现企业良好稳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