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餐晚饭,总是让人魂牵梦绕;有一种团聚,始终在内心呼唤;有一种相伴,瞬间可以让我们收获温暖,这就是中国人的春节。蓦然回首时光穿梭的空间,却发现已经离开故乡整整二十年了,当初的青涩小子,如今已是两个小孩子的父亲。在那些为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奔波的青春岁月中,渐行渐远的是故乡的距离,只是夜深人静之间,会有一种莫名的浮躁,如同小猫夜行摩挲的脚步,就在不经意的一刹那,侵蚀着自己渴望安抚的灵魂。直到春节临近,这种感觉日益清晰,终于明白,自己是想家了。
回家·做个乖小孩
公司领导考虑非常细致,安排了我提早回家,可以多陪陪父母,以慰藉那份游子的情感亏欠。旅程非常顺利,跟儿子一起五个小时的颠簸,平安到达老家。熟悉的山水,熟悉的空气,熟悉的乡音,熟悉的房子,熟悉却又感觉有点让我潸然的父母,那是许久未见的苍老,更是内心深处牵挂的愧疚。一声爸妈,哽咽的是话语,凝聚的是情感,父母笑着说,这个傻孩子!在父母心中,我还是那个昔日充满稚嫩未曾长大的孩子。陪父母坐在旁边,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他们的话题就再也没有关上。从村中的变化到左邻右舍家人回家过年情况,从问我累不累到妻子和我女儿她们过年的安排,事无巨细,却乐在其中。家中因为有火盆子在烤火,微微冒汗的我开始脱外套。别脱!母亲走过来拉住我的手。山里温差比较大,感觉到热也别一下子把衣服脱掉,不然要感冒的。母亲慈爱的看着我,轻柔地把我的外套拉好,又轻轻地抚平着衣服的皱褶。记忆就在父母的叮咛中打开,仿佛时空穿越,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父母正是年富力强,他们为我们遮挡着风雨,抚养我们快乐的长大。而今,他们霜染双鬓,脊梁渐弯,身体已不如往昔,只是,这种对子女的爱依旧绵长深厚。无论多少次重复的唠叨,要懂得能够与他们相伴,就是一种心灵的回归与内心的平静。
过年准备·“宅男”的青春雀跃
能够和父母亲家人一起完整的过完春节,这已经是很多年的期盼了,虽然去年也在家,但赶到家里已经是祭祖的时间,春节的年味并没有可以真正体会得到。所以,今年我的计划是,陪父母一起从准备过节到正月迎客,一定要确确实实的真正不让自己再有遗憾。所以,每天都把自己的要做的事情安排的非常紧凑。年二十九那天,上午和儿子一起贴了楼上的对联,除旧迎新,“春”和“福”字、对联、利市纸、门神,一边跟儿子讲解老习俗和寓意,一边背着一架实木梯子四楼全部爬遍,虽然有点累,不过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毕竟父亲年纪大了,眼睛也不方便,今年总算是给父亲放了一次假。吃完中饭,和母亲把米粉做的“粿”做好,两个多小时,与其是在做点心,还不如说是和母亲在闲聊。看得出母亲也挺高兴的,跟我说起了小时候我喜欢吃什么馅的“粿”,每次能吃多少什么的。母亲的笑语声中,让我懂得了无论时光怎么流逝,父母对子女的的牵挂始终未曾淡去。老家还有一习俗是年三十晚饭后要在灶台边放一堆柴火,寓意为财多。所以,点心做完就去劈了一堆,只是斧头的准星太差,劈的并不好看。父亲在旁边看得直乐,最后还是他亲自上场,收拾残局。接下来也是重头戏了,是泡猪头,是我们这里比较热闹的事情。简单解释一下,泡只是煮的俗称,一家人在一起,喜欢吃什么父亲就帮我们切好,配上家人的欢笑,年味就开始浓起来了。我想,春节的快乐,正是因为与父母可以重温老底子的风俗,而这种风俗,也正是五千年中华孝道的体现。在家中,陪父母,过好年,尽好孝,在重温岁月中感受亲情的温暖,在亲人相伴中让我们找到心灵回家的路。
年夜饭·醉了
年三十,天气晴好,祭祖归来,母亲已经准备好了年夜饭。父亲祈福四方,希望新年中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大吉。随着鞭炮声响起,我把准备好的菜在大圆桌上放好。看着满满一桌菜摆放的像一朵盛开的花,小小的自得了一下。母亲却走过来,帮我重新调整了一下菜摆放的位置。我很讶异母亲的举动,母亲笑着说,这样每个人喜欢吃的菜夹起来就方便多了,不用老是转来转去的。我听了,连忙将鲫鱼放到她面前,母亲却摇摇头说,我不吃鱼很多年了。我问为什么,以前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父亲接了话,母亲的牙齿没有了就不敢吃鱼了,因为鲫鱼小刺多,怕不注意被鱼刺哽住。我想起白天看到一大塑料盆的大鲫鱼,傻傻的问,那怎么还买那么多的鱼啊?母亲说,因为你们都喜欢吃我烧的鱼啊!是啊,母亲烧的鱼一直是我们的最爱,我以为母亲烧鱼烧得好的原因,是她自己喜欢吃的缘故,而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那一份普天下母亲对子女沉甸甸的爱!一餐年夜饭,我比往年多喝了很多酒,我给父母亲不停地敬酒,祝福他们身体安康,也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陪着他们一起回忆以前,物质匮乏但又温暖的家庭;我殷切盼望他们可以跟我们住在一起,让他们可以享受更多安逸。这餐饭,整整吃了四个小时,看着父母亲两人含着泪花的笑颜,我想,我是醉了。
送别·烟雨迷蒙是离愁
约好是早上七点钟的车子,母亲四点多就起床了。我惊醒后走出房间,母亲让我再睡一会,我说,我睡不着了,就陪陪你吧。母亲想笑,但没笑出来。我默默地跟在母亲的身后,看着她为我收拾东西,只听见她不断在说,这些东西都是你们喜欢吃的,多带点去。于是东西越来越多,看着鼓鼓囊囊的编织袋,我放弃了劝说不要再装了,因为我知道母亲的心。母亲帮我烧好了早饭,是我们那里的风俗,叫“长长利市”面。面是我们的特产,加上母亲的手艺很赞,让我吃的很香甜。吃完一碗,父亲开始催让我抓紧点时间,母亲却无缘无故朝着父亲发了一顿火,让儿子再吃碗面的时间都没有了吗?突然之间,我的泪水就滑落了下来。
车子慢慢开始加速,窗外的画面开始倒退,零星的小雨中,父亲、母亲就站在村头,朝着我不停的挥着手。我想起了到家的第一天我要去洗碗,母亲却坚持不肯让我去洗。她说男人不用做这些事情,你们能回家我就很高兴了。我看着母亲忍着右手食指因关节炎疼痛,却笑着边跟我说话边洗着一大堆碗,仿佛那些痛与她无关的样子;我看到年三十去祭祖,父亲在狭窄的田间阡陌中行走,却因为眼睛看不清楚,一下子无法从桑园中穿过,我第一次拉着他的手,牵引着他往前走,手中坚硬的岁月留下的厚茧依旧,却不再像从前那么坚强有力。原来,他们真的老了,只是我们却没能像他们曾经对我们关怀备至一样,搀扶着他们可以安逸的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当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昏黄不定/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当我老了/我真希望/这首歌是唱给你的......
生命的前行,没有回程可以嗟叹,因为,我们总是亏欠父母太多。所以,善待自己这些拥有的,并用自己最积极的真情呵护着内心深处的挚爱,让自己成为母亲健康的手指、父亲明亮的双眸和他们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放心,这一定可以使他们过得更加开心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