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通与城市共同成长,可以预见栖居于此的未来,不仅享受出行便利,发展潜力更是不可估量。在城市交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交通网络的骨架被迅速延展拉伸,带动区域发展,吸收巨大的人流、车流,脉动一城繁华。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按下“快进键”,萧山老百姓的出行越来越便利。不过,在交通发展的同时,市民们又有了新的需求。而公司则以“公交优先、企业优秀、服务优质”的理念,围绕客运主业,针对市场及需求变化,以提升服务品质、提升运营改革、控制运营成本为重点,让萧山人的“公交幸福感”越来越强。
加强“接驳”,方便换乘
7月1日,杭州火车南站正式启用,为了让萧山人能够更快速、便捷地抵达火车南站,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如推出高峰直达车、大站车,可以有效将火车南站与火车东站串联;开通火车南站至地铁、长运汽车站的交通枢纽接驳线;开通火车南站东、西广场接驳专线,细化东、西广场公交线路出行方向,让乘客能够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选择不同的公交线路,为乘客全力打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乘车环境。
目前,地铁5号线萧山段已全线贯通,萧山区内设有8个站点。由于终点站姑娘桥站地理位置特殊,公司利用姑娘桥站的启用,加快整合低效能线路,通过“合、断、延、套”等方式,加强钱塘新区、空港新城、瓜沥组团等与5号线连接。此外,公司还继续做好临浦、瓜沥公交配套,并以临浦公交站作为萧山南片地区换乘中心、瓜沥公交站作为萧山东片地区换乘中心,将东、南两大换乘中心与火车南站相连接,给火车南站换乘中心插上两翼,形成快速中转的二级换乘网络,并在沿途连接地铁交通枢纽、大型居住区、学校、企业、商贸中心等,进一步缩短公交周转、市民候车时间。
此外,公司还加强湘湖景区与地铁的接驳,优化区内“两纵两横”快速通道与地铁的配套,并进一步完善与地铁1、2、4、5号线无缝对接的公交线路,形成“四通八达”高效换乘的地铁配套网络,并努力通过地铁接驳提升客运量,与地铁实现共赢。
优化线路,服务为民
近年来,公司不断新辟优化线路,主要涉及萧山主城区、大江东、湘湖景区、临浦镇、萧山高教园区、萧山经济开发区、火车南站、义桥镇等区块以及跨市运营线路,提升公交线路的服务功能,与地铁轨道交通衔接,优化公交线网。围绕地铁5号线萧山段、杭州火车南站的开通运营等重大民生工程,计划全年新辟、优化调整线路30条,截至目前已按计划并结合市民的意见建议完成了12条,其中新辟1条、优化调整线路11条。
定制公交,贴近民心
公司在做精做优客运主业的同时,做强做大延伸产业,努力拓展外部及新兴业务。和传统公交的固定线路相比,定制公交线路的走向完全按照乘坐者的“意愿”开通,将乘客需求与公交资源充分结合,首次实现了企业、政府、乘客“三赢”的局面。公司成立了专管部门,提出“大胆创新、积极落实、多学活用、转型争先”的定制公交工作方针,开启了全新的定制公交优点出行“萧山模式”。
目前,萧山区的定制公交有三大类。分别是“主打园区”模式、“高校定制”模式和“商务定制”模式。公司现已开通了数十条园区专线,有效缓解各园区员工出行难问题,大大缩短了“上班族”上下班路上的时间。针对高校节假日学生出行需求量大,距离车站远等问题,公司在萧山多所大学试点推出高校定制专线,开行直达火车站、汽车站的班次线路。随着萧山区全域城市化经济发展进程不断推向纵深,杭二中、文澜、学军等知名学校大量引进,但由于杭二中钱江校区为新建学校,且地处偏远,公交设施薄弱,公司主动出击与杭二中加强沟通联系,为学校提供特色服务专线,满足师生上下学的出行需求。
除了线路的“定制”外,公司还开辟了“商务定制”,在“结算和运营”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定制服务经营3年多以来,公司不断扩大定制公交服务区域,开通定制公交102条,目前与公司合作的企事业单位43家,展会单位15家,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平峰利用率。同时,合理利用定制班车有助于缓解旅游线路、高峰线路的运能压力。
数字赋能,实现突破
“互联网+”是如今最火的热词,公司也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互联网+公交”,适应城市客运环境及结构变化的趋势。2019年12月5日,3辆经技术改造的5G智能网联公交车已在萧山钱江世纪城区域进行试运行。2019年12月7日,在中国车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上,公司被授予智慧公交(车路协同)道路运输试运营许可证。5G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系统项目是全国首个在社会开放路段实施并面向商业应用的车路协同项目。通过车联网和5G网络,公交车实时接收远处路口红绿灯信息,同步反馈至驾驶室,还能提前获知前方红绿灯信息,为车辆提供当前路段通过红绿灯路口的最优行驶策略。同时,通过路侧感知设备实时精确获取路口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信息,反馈给路口通过车辆,有效降低由于行人闯红灯、盲区等原因造成的路口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车辆还可根据路口、天气等环境因素,自动调整发动机输出效率,使得车辆以最节电方式行驶,5G环境下可节省约10%的电能。
打造一体化的便民智能公交站台,可实现与公交车的互动,电子站牌可展现公交车的实时信息,站台还设有5GVR/AR设备,以便实时了解公交车内状态。在实现车路协同的同时,公交站台还提供恒温候车区、自动售货机、自助收储物流柜等便民设施。
2020年,公司将对更多业务模块提供更深入、覆盖面更广的信息化挖掘。通过对调度系统、门禁系统、大数据消息中间件的不断的持续集成和升级,增加核心业务操作的人机交互体验以及数据互联效率。其中信息化建设重点集中在重建运营数据整合、计财业务和客运管理业务的信息化覆盖。公司集中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分发能力,与萧山区城市智慧系统相连接,与集团公交数据相匹配,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将智慧公交推向更高层次,实现管理效益新突破。
便民服务,展现风采
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公司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及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总要求,落实政府指令性工作任务。截止目前共转运351趟,共运送特定控制人员1055人。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6月8日,公司共为35家复工复产企业开通82条定制服务专线。此外,公司通过车厢广告标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成功打造多条特色服务示范线,在提升民生服务效能的同时,更彰显社会担当,展现公交风采。公司以退伍老兵为主体,创建杭州首条老兵文明服务示范线,授牌创立“老兵服务示范岗”,并持续开展“军魂永不散、服务伴我行”竞赛活动;以“绿色共建、文明共创、民生共享、形象共塑”为宗旨,创建萧山区首条“La芬”巾帼服务示范线,通过巾帼示范力量,助力垃圾分类提质升级,推动美丽萧山建设;持续深化“践行市民公约,争做文明公交人”“礼让斑马线2.0版”等文明风采展示实践,将文明共创理念和文明示范内涵植入到线路、场站、车厢中。此外,公司还创立“党建引领为民服务”体系,以党员干部、党团青年为代表,亮身份、进社区,定期开展便民服务、党建结对等活动,将公交贴心便民服务送到家门口,为居民答疑解惑释难题,进一步解决群众对公交客运服务的所需所盼所求。
(孙磊、梅笑寒)
|